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
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
英文標點符號
英文標點符號
. | 句號 | period |
, | 逗號 | comma |
; | 分號 | semicolon |
: | 冒號 | colon |
? | 問號 | question mark |
! | 驚嘆號 | exclamation point |
“ ” | 雙引號 | double quotation mark |
‘ ’ | 單引號 | single quotation mark |
– | 連字號 | hyphen |
–– | 破折號 | dash |
( ) | 括號 | parenthesis |
[ ] | 方括號 | square bracket |
... | 刪節號 | ellipsis |
/ | 斜線 | slash |
` | 省略號 | apostrophe |
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
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
轉載: 智慧 財產 業績
論文刊載在 SCI/SSCI/TSCI/TSSCI 期刊上 vs 放在網路上, 到底何者的影響力 (impact) 比較大? 在這場 「封鎖知識 vs 釋放知識」 的戰爭當中, 轉而支持圖書館界、 支持 Open Access Journals (開放近用期刊) 不僅有利於社會, 更將有利於學者本身。
學術發表是一個詭異的系統 -- 作者們並沒有拿到錢、 審論文的人並沒有拿到錢 (他們只是另一群付出免費勞力的學術人員)、 在某些領域, 甚至連期刊編輯也沒有拿到錢。 有些時候作者甚至還得付錢給出版社。 ... 但是科學論文卻又是價格貴得最嚇死人的文件。 -- Greg Maxwell
本校面臨期刊訂購經費嚴重不足窘境,不僅既有之訂購期刊難以持續,更遑論增訂各學科新出版期刊,抑制侷限了本校學術研究競爭力。 -- 每年花一億四千萬元訂閱期刊的臺灣大學
活躍於網路社會運動、 開放數位內容、 自由軟體界, 任職於哈佛大學的 24 歲程式設計師 Aaron Swartz 在 MIT 校園用程式大量下載學術期刊, 被美國總檢察長起訴, 並以一萬美元交保。 有趣的是, 這些期刊的著作權擁有者 JSTOR 表示只想確認 Aaron Swartz 並未散佈這些文件; 但美國聯邦政府卻還是執意繼續處理本案。 詳見 衛報報導、 Jason Kottke 的部落格報導 (有豐富的連結) 或搜尋 「Aaron Swartz JSTOR」。 根據 Jason Kottke 文章最後的 update 看來, 在此次事件當中, Aaron Swartz 的原意可能並不是要解放被封鎖的學術論文, 而是要大量分析這些學術論文背後的贊助單位。 (所以 JSTOR 才會說只要資料不外流就不追究)
原文: 學者的智慧, 期刊的財產, 圖書館的業績...或是負擔?
訂閱:
文章 (Atom)